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看地勘
3月,贵州地矿111队: 保护脚下“一方水土” 助力绿色经济发展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项目开始初期,我们一天24小时每隔两个小时就要人工取水检验一次,为此,我们在泉点附近坟地边搭起塑料棚就地居住了下来,确保及时准确监测水体质量情况。”日前,在铜仁松桃电解锰产业区监测泉点,贵州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生态环境工程中心副主任王鹏说道。

据了解,去年10月底,为预防该电解锰产业区周边地下水环境受到破坏,贵州省地矿局111地质队下属企业贵州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正式启动该产业区周边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估项目,经过半年紧张有序的组织实施,目前该项目顺利完成了水文地质调查、监测井施工、野外试验、水样采集测试等全部外业工作,并详细了解了调查区域内水文地质情况。

 “该项目主要为设计、施工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撑,为防治工程有的放矢提供重要指导。”王鹏告诉记者,采集大量数据并加以分析在地下水环境治理的过程中是非常必要的,由于项目位于三省交界处,工作人员每天穿梭于贵州、湖南、重庆三个省份对地下水进行监测;此外,为保证数据精准,该队还特别引进国外先进仪器设备,安装自动化荧光示踪仪进行示踪剂定量投放和回收试验,应用手持高精度荧光检测仪对周边地下水体巡查,准确预测企业场地内出现问题后会对下游地下水体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并对上游场地内不同位置的风险大小做出了定量判断,以指导企业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

“‘上天容易入地难’。地下水的预防、治理、保护在生态环境工作中来说不可小觑。”王鹏说,如今,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包括大气、噪声、地表水、土壤、地下水、辐射污染等等,但凡涉及地面以上的环境污染问题解决起来较为容易,往往是涉及地面以下的环境污染问题解决起来就较为困难,例如地下水的污染以及进而引起的土壤的污染问题,即使切断了污染源也需要上百年时间恢复,甚至是采取工程措施原位治理也需要几十年时间才能完全恢复,所以地下水保护显得至关重要。

为此,王鹏建议,企业应该更加关心项目的选址和可行性论证,尤其是工业项目的选址在整个产业发展中尤为重要,一个好的选址能够避免后期重大的环境风险,为企业免去后顾之忧,使企业能够腾出更多的精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推动实现企业发展与生态环保共赢。

如今,在服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中,贵州地矿111队可在项目立项选址和可行性论证阶段,帮助企业和政府在这个阶段选取最优的场地;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阶段,可在确定项目厂址选择后根据相关法规和规范进行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定量预测项目对周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单位具备目前最为先进的地下水流动和溶质运移定量评价方法-地下水数值模拟的运行能力和地下水人才的储备,也为省内诸多大型生产和公益项目进行了相关服务,该项服务能够在第二阶段对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较为精确地评价,为项目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此外,在项目运行阶段或终止后的一定时期,对已经发生环境污染问题,或者需要进行治理的地下水污染问题,可查明问题制定方案;在闭坑矿山和典型流域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架构于岩石圈层之上的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等以上问题的处理上,贵州地矿111队近年来积攒了大量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例如松桃锰渣堆放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治理问题的实践、凯里地区某危废填埋场地地下水治理问题的实践、三岔河流域治理实践、乌蒙山区山水林田湖草项目实践、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项目实践等。

 在王鹏看来,贵州作为大面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省份,地下水环境复杂又有其独特优势,如何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守好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的关键。作为专业从事地下水相关研究和服务的地质队,贵州地矿111队建队60余年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不同比例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农业生态地质、旅游地质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勘查评价,承担1000余家大中型厂矿企业的选址及大型水源地调查评估,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生态保障。

下一步,该队将继续发挥专业和人才优势,扎实开展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实施方案、调查评估报告等编写工作,持续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交流协作,提升管理水平,推动技术创新,积极推进区域地下水保护体系建设,为地方绿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生态保障。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http://jgz.app.todayguizhou.com/news/news-news_detail-news_id-1151511585456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